「你吃魚,但你懂魚嗎?」因有感現代人吃魚,卻不了解漁業文化,4名來自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的女大學生,共同想出「魚情漁理,知情達理」計畫,以App遊戲、融合小學教育等方式,讓人從玩樂中不自覺學到漁業知識,甚至改變日常的食魚習慣,獲得106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「好點子計畫」特優首獎,奪得獎金9萬元。計畫成員紀良瑾、陳瀅羽、廖宜霈及林筱菁4人,前後就讀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碩博士班,關心漁業議題的她們,多年前因關心台江生態議題相聚,但其實她們全都在都市長大,對於漁業文化一知半解。經過多年努力,她們在台南七股與當地小學合作,將食魚教育融入在營養午餐設計中,還成立「股份魚鄉」工作坊,鼓勵年輕人力投入養殖產業。她們的好點子策略,包含「寓教魚樂」、「魚路古道」 及「留有漁地」,「寓教魚樂」是將食魚技巧課程納入小學教育中,並配合營養午餐的規劃設計,讓吃魚成為孩童成長的印記。廖宜霈說,曾有朋友因被魚刺噎到,從此再也不吃魚,她認為應先讓孩子吃少刺的魚,或是了解魚刺走向。「魚路古道」則是一款App,讓玩家藉由遊戲改變對吃魚挑刺的觀感,創造新的食魚消費行為。廖宜霈說,許多人遇到刺多的魚就不吃,卻忽略了當中的養分,以遊戲方式能讓民眾敢於挑戰,例如吃完魚刺多的白帶魚,積分就會變高,蛋白質成分也能累計積分,讓吃魚變得好玩。「留有漁地」代表的是連結消費者舞與生產者,創造食魚友善的場域。團隊表示,山上的學校營養午餐不易與食魚文化配合,因此改為輔導學生參與食魚教育活動,包含實際走訪漁港,孩子一聽到魚種,腦海中就能聯想到地名,例如吃鮪魚就想到東港,吃鯖魚就想到南方澳。目前團隊已和台南市建功國小合作,學生與當地的產銷班連結,體驗摸文蛤、乘竹筏,了解家鄉的漁業文化。廖宜霈說,她在寫碩士論文時,曾走訪宜蘭大里到頭城沿海,觀察近海捕撈及牽罟。她笑稱,以前沒有認真看過魚塭,後來到台南才發現原來魚塭也能很美,讓人很放鬆。她指出,隨著海洋資源逐漸枯竭,養殖漁業其實相當具有發展前景,但缺乏人力接手,又沒有行銷能力,即使漁產「養得再肥大,價格也難翻倍」。「漁業教育從小就要開始!」團隊指出,台南七股的文蛤沒有用藥,體積就比市場大上好幾倍,但可惜的是市場辨別度不高,價格無法上升,養殖戶只能被中盤商剝皮,因此養殖業需要注入創新的能量,如同科技產業般,一級產業也應設有人才育成中心,才有機會打出自身品牌。此外,漁業教育也應該從小開始,從教育變成生活的一部分,才能讓漁業文化生生不息。台南市建功國小學生體驗洗文蛤。圖/股份魚鄉提供 分享 facebook 台南市建功國小學生體驗摸文蛤及乘竹筏。圖/股份魚鄉提供 分享 facebook 台南市建功國小學生參訪當地養殖產銷班,了解漁業生態。圖/股份魚鄉提供 分享 facebook 成大學生駐守台南七股地區,與當地小學合作推廣食魚教育。圖/股份魚鄉提供 分享 facebook 成大學生紀良瑾(左起)、陳瀅羽、廖宜霈和林筱菁,深入台南七股地區推廣食魚教育,最右方為協助團隊瞭解當地漁業的青年陳德容。圖/股份魚鄉提供 分享 facebook
D329CDA71296A0FA
留言列表